老师,难道你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四 )
Shawer(2010)将严格遵循教材授课的教师称为“
知识的搬运工
”(Curriculum transmitters),但即使是这样的老师,也会在授课过程中基于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有意无意地二次开发,比如翻译单词,回答学生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添加例子和活动(Tasseron 2017)等,
每一次本地化或者个性化的诠释都是对教材内容的延展与丰富。
所以从广义上讲,教材研发绝不是关在小黑屋里的闷头写作,而是贯穿于教师授课的每时每刻。所以Tomlinson教授认为,
既然所有的老师在授课时都在研发教材,他们就应该参加职前或在职的教材研发课程,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方法论可以帮助教师在使用与延展教材时突破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带来进步。
- 国科大老师给22个学生打0分:不怕没有人选自己的课
- 选修课老师给22名学生文章零分 称“凡抄袭者皆黜落”
- 国台办:不只是“三通”,两岸应该全面通起来
- “教育另类县”会同:老师在坚守 学生挖不走
- 老师马云 为何是第一个主动交权的互联网大佬?
- 家长这份大礼干干净净 却让校长老师特意上门回礼
- 阿尔兹海默症,记性差只是冰山一角
- “老师,您好!”在城市最高处闪耀 四川59个地标为教师亮灯
- 小朋友教师节献歌老师表达爱
- 感恩老师送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