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年度报告2020发布会召开( 四 )


治疗|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年度报告2020发布会召开文章插图
纵观全场 , 此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与会专家、医药企业、结构周媒体、直播支持公司等的大力支持与合作 , 吴永健教授为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 同时在会议的最后 , 吴永健教授阐述了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2021年度规划及分工 , 对明年学组关于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进行了整体规划 , 并表达了对2021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发展的殷切期待!
吴永健教授强调了结构组工作开展指导原则 , 再次重申2021年工作目标 , 表明在考虑地域差异的基础上会适当增加新的成员 , 确保每个省份都有小组成员 , 以带动全国每个省份结构性心脏病的广泛发展 。 关于结构性心脏病技术培训 , 具体分为超声和CT影像分析、左心耳封堵技术、TAVR技术、先心性心脏病、其他技术、学科交叉细化分工;培训模式则分为专题制、中心制、嵌入式 , 更强调社会宣传和Structureweekly 。 并确保行业自律和质量控制 , 医师协会在行业自我管理上应肩负的责任 , 至少行业内部应该有个约定 。
治疗|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年度报告2020发布会召开文章插图
最后 , 由葛均波院士在战略角度向大家做了大会总结 , 葛院士认为 , 与技术、操作、资质相关的介入内容可以在未来建立一个良好的介入治疗数据库 , 通过随访为更多的研究提供参考证据 。 也希望在吴永健教授的带领下 , 结构学组把经导管介入治疗推上新高度 , 来帮助更多的患者 。
总而言之 , 2020年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发展再次加速 , 无论是以“TAVR”为主的瓣膜性心脏病 , 还是左心耳封堵、先天性心脏病 , 均已实现临床介入方面“量”的积累 , 以及产品方面“质”的飞跃 , 同时 , 众多创新性临床介入技术强势推进 , 指南、重磅临床研究相继发布 , 极大推动了结构性心脏病学的发展 。 此次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年度报告2020发布会的成功发布 , 在总结2020年硕果的基础上 , 更是制定了我国2021年结构性心脏病的再发展规划 , 相信在2021年 , 我国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将迎来新的篇章 , 再迎来“量”+“质”的双丰收!(张铭阳)
来源: 中国网